中小企业数字化,下一程的关键是“激活数据”

2025-11-14 16:18:27 蜘点集团 3

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将“深度激活中小企业数据要素价值”列为重点任务。这释放出一个明确信号: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正从“上工具、接系统”的初级阶段,迈入“用数据、生价值”的深度运营阶段。

那么,如何理解“激活数据”?这远不止是买一套软件那么简单。

一、从“有数据”到“会用数据”

许多中小企业并非没有数据。每天的订单、库存、客户信息、设备运行日志……都是数据的源头。但问题在于这些数据往往是“沉睡的”散落在不同的Excel表格、业务员的微信聊天记录,甚至老师傅脑子里。

《方案》中提到的DCMM(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其核心目的不是让中小企业去搞认证、拿牌子,而是提供一套“数据治理的脚手架”。它指导企业如何系统性地采集数据、如何保证数据质量、如何建立权限和安全制度。这相当于为企业混乱的“数据仓库”建立了清晰的货架和目录,这是所有数据应用的前提。更重要的是鼓励企业面向具体业务场景进行“数据建模分析”。这意味数据工作不能脱离业务。比如:一个模具厂可以通过分析设备传感器数据,预测刀具损耗,变“定期更换”为“按需更换”,直接省下高昂的刀具成本和停机时间。一个消费品企业,可以通过分析区域销售数据和社交媒体热点,实现精准铺货和营销,让小预算也能产生大效果。这才是“激活”的真谛:让数据从报表上的数字,变成决策的依据和利润的来源。

二、打破“数据孤岛”

单个中小企业的数据量终究有限,视野也容易受限。此次《方案》一个极具前瞻性的提法是:“探索打造可信数据空间”。这旨在解决一个核心痛点:数据共享的“信任”问题。大企业不敢把数据给中小企业,怕泄露;中小企业也不敢接,怕担责任。而“可信数据空间”结合区块链等技术,可以实现 “数据不出域、价值可流通” 。想象一个场景:一家零部件供应商可以安全地获得下游主机厂未来一个月的订单预测数据,从而精准安排自己的生产和采购,极大降低库存成本。主机厂也获得了更稳定、可靠的供应链。在这个过程中,原始数据并没有被复制和拿走,而是在一个受控的环境下被授权使用,计算结果可被验证。这不再是简单的“数据输血”,而是构建了一个 “数据血液循环系统” ,让大中小企业之间能够安全、高效地交换“数据养分”,形成真正的产业协同智能。

三、数据成为“资产”

最引人注目的突破在于《方案》明确由财政部牵头,“支持中小企业开展数据资产价值评估,依法依规入表”。这意味着企业多年积累的客户画像、工艺参数、交易记录等数据,在经过确权和评估后可以堂堂正正地记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成为一项“资产”。

这对中小企业而言是革命性的:

提升融资能力:数据资产可以作为抵押或增信手段,帮助那些缺乏土地、厂房等硬资产的中小企业获得融资。

重塑企业价值:资本市场在评估一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时,其数据资产将成为核心估值要素之一。

倒逼内部管理:为了能让数据“入表”,企业必须建立规范的数据治理体系,这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发展循环。

当然,“入表”之路还面临估值、确权、审计等复杂挑战,但政策的方向已经指明:数据不仅是用来提升业务的“工具”,它本身就是一个可以度量、可以交易的“金矿”。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下一阶段的数字化竞争,不再是比谁的系统更先进,而是比谁更能从数据中“炼出真金”。

激活数据,要求企业主的思维从“业务驱动”转向“数据与业务双轮驱动”;要求企业的组织架构能够支撑数据的流动与洞察的落地;更要求企业在产业生态中,学会如何“在共享中创造价值”。这无疑是一场深刻的变革。但这也是中小企业突破资源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政策已经铺路,现在该是企业迈出脚步了。

为深耕产业链数字化的实践者,蜘点数字化平台通过提供模块化、轻部署的SaaS化服务,帮助中小企业低成本、高效率地打通订单、仓储、物流、金融等核心业务流程,完成基础的数据积累。更重要的是它不止步于提供工具,而是着眼于构建一个“共生”的生态——通过平台连接上下游企业,在保障各方数据主权和安全的前提下,促进交易信息、物流轨迹等关键数据在供应链内的有序流动与智能协同,让参与其中的每一家中小企业,都能凭借自身的数据贡献和价值创造,融入一个更大、更智能的数字商业网络,真正将孤立的数据点,编织成价值网。


如果您对蜘点一体化平台感兴趣,可以点击链接免费注册试用,一个账号打通所有系统,欢迎试用

https://group.zhidianlife.com/personal-center/platform-trial

登陆蜘点官网,了解更多详情,欢迎查看https://group.zhidianlif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