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充电桩全覆盖,电动重卡跑长途要成 “主流”?​

2025-08-15 17:38:46 蜘点集团 62

在长途货运领域,电动重卡的推广曾长期受制于补能基础设施的不足。过去,司机驾驶电动重卡行驶在高速公路上,时常面临电量告急却无处补能的困境。但随着国家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推进,2025年高速充电桩全覆盖的目标即将实现,这一行业痛点将得到根本性解决,电动重卡长途运输的商业化前景愈发清晰。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张星在国家能源局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截至2024年底,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建成充电桩3.5万台,覆盖率达98%。这意味着,电动重卡长途出行的“补给站”已基本就位。

回顾电动重卡的发展历程,早期长途运营确实面临诸多挑战。以山西煤炭运输场景为例,此前尝试电动重卡进行干线运输时,因沿途服务区重卡专用充电桩稀缺,曾出现车辆中途断电的情况,最终不得不求助拖车救援。当时不仅充电桩密度不足,充电效率也难以满足运营需求,普通充电桩为大电量电池组充满电需 3-4小时,严重影响运输时效,导致单车日均运营里程较燃油车减少不少。

近年来,随着政策推动和技术进步,高速充电网络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在多条重要物流干线,服务区重卡充电桩的布局密度不断提升,为电动重卡长途运输提供了基础保障。

充电技术的迭代升级进一步提升了电动重卡的运营效率。当前主流的大功率充电桩,可实现大电量电池组 1 小时内充满电,较传统充电桩效率大幅提升。在极寒地区测试中,配备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充电桩在低温环境下仍能保持稳定充电效率,解决了低温充电难题。部分新能源重卡示范线路更是创新采用“充电 + 换电”双模补能模式,换电站实现快速换电,单站日均服务能力可满足干线运输的时效要求。

从运营经济性来看,电动重卡的成本优势已十分显著。在能耗花费上,电动牵引车每公里费用明显低于燃油牵引车。保养方面,电动牵引车因无发动机等复杂机械结构,可节省不少常规保养费用,虽然电池组维修更换费用较高,但整体而言,其维修保养成本优势较为显著。

在复杂工况适应性方面,新一代电动重卡的表现同样亮眼。在山区测试中,大马力电机的电动重卡满载货物行驶在连续坡道路段,动力输出稳定,且通过坡道能量回收系统实现了能耗降低。司机反馈显示,电动重卡的NVH(噪音、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优于燃油车,驾驶室噪音明显降低,显著改善了驾驶环境。

政策支持为电动重卡推广提供了有力保障。2024-2027年新能源货车购置税继续减免。北京、上海等城市已对电动重卡开放更多通行权限:北京为保障五环路内昼运必要物资运输、符合相关要求的本市新能源货车,发放新能源货车昼运通行证,在全市未设置货车昼夜禁行标志的道路,在早晚高峰以外的时段给予通行便利;上海等城市也有类似放宽新能源货车路权的政策,有效提升了电动重卡的通行效率。

尽管目前仍存在充电接口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但行业标准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重卡充电接口国家标准》已进入公示阶段,预计2025年将实现全面统一,解决不同品牌车型的适配难题。随着2025年高速充电桩全覆盖目标的实现,电动重卡长途运输的最后障碍将被清除。

对于物流企业而言,当前正是布局电动重卡的战略窗口期。从行业趋势看,电动重卡长途运输的成本优势将随着规模效应进一步放大,早进入者可率先积累运营经验,建立成本壁垒,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享受技术升级和政策红利带来的双重收益。

蜘点集团专注于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全链路数字化解决方案,尤其在新能源、工业原材料、大宗商品、快消品等行业,帮助企业提供数字化、供应链管理、智能化等解决方案。凭借在新能源领域的核心专利技术积累,结合丰富的数字化工厂建设经验,蜘点携手产业链上的领军企业,共同构筑新能源产业供应链的数字化平台。目前,蜘点正致力于开发一套引领性的供应链行业大模型及卡车智能化技术平台,秉承“技术引领产业革新”的使命,不断为企业搭建可持续发展的数字生态系统。这些努力不仅推动了传统产业向智慧化运营模式转型升级,也为电动重卡等新能源运输方式的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赋能企业迈向更加高效、智能的未来,为构建低碳、灵活的现代能源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如果您对蜘点一体化平台感兴趣,可以点击链接免费注册试用,一个账号打通所有系统,欢迎试用

https://group.zhidianlife.com/personal-center/platform-trial

登陆蜘点官网,了解更多详情,欢迎查看https://group.zhidianlif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