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背景下的行业展望,把握新一轮供给侧改革趋势

2021-08-27 13:41:20 蜘点集团 9584

2060年碳中和,是中国融入新时期全球产业链,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决策,将给中国发展带来深刻的变革。

 

碳中和

供给侧改革、节能增效、资源再生利用

“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及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政府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供给侧改革

碳中和背景下,限产政策进一步收紧

 

2016年后,随着供给侧改革推进,众多传统行业淘汰了老旧、冗余产能:电力方面,火电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光伏和风电接力增量需求;水泥方面:预计未来3-5年产销量稳定在22~23亿吨左右,到2030年降为17亿吨,供给侧限产能或将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钢铁方面,预计粗钢产量2023年见顶,此后产量温和下降。除去煤炭近几年被大量替代并不现实之外,之后钢铁、水泥、石化、电解铝为国内碳排放量较高的行业,分别占我国社会碳排放总量18%、16%、6%、5%。

 

因此,电力、钢铁、水泥、有色、石化、煤化工等重点行业将优先制定碳达峰与碳中和行动方案和路线图,明确行业达峰时间和达峰排放量,制定和执行更为严格的环保、节能、减排目标,从而发挥推进二次供给侧改革、继续化解过剩产能、促进高耗能行业集中度提高的作用,叠加后疫情经济复苏与发展态势,对拥有环保优势和规模优势、领先能耗水平、成本控制能力、低碳创新能力和行业整合潜力,甚至可通过出售碳排放权交易获利的相关龙头企业更为有利。


 


 

碳中和背景下各行业展望

 

交运:各运输方式绿色化程度不一,货运场景为减排关键。道路运输中电动车技术相对成熟,在客运场景乘用车与客车中已实现初步渗透,但货运场景因动力需求较高且多元技术暂不成熟;民航新能源技术成熟度低,减排以通过生物质燃油替换传统燃油结合运营优化为主;铁路已实现较高电气化率,全程电气化具备确定性,并可通过“公转铁”辅助减排;水运清洁能源技术实现可行,迭代前可通过“公转水”辅助减排。

 

有色:高耗能火法冶炼行业供给侧或受限制,光伏及新能源汽车行业上游材料需求有望爆发。1)硅:工业硅属高耗能行业,且目前多以火电为主要能源,未来供给侧限制强度或进一步加大;下游需求随着光伏产业爆发逐渐增长。2)镍钴锂:碳中和目标下新能源汽车迎来高速成长期,上游原材料需求有望迎来爆发。3)铝:电解铝行业耗电较高,非水电铝产能未来受电费影响未来成本线或上移;下游光伏及新能源汽车有望拉动电解铝消费。

 

建材:政策+技术+清洁能源+海外进口,共促碳排放量下降。建筑材料工业全面实现碳达峰的关键环节包括:1)处理好发展与碳减排的矛盾。2)抓好水泥、石灰等重点产业的碳排放总量控制。水泥行业成为建筑材料工业全面实现碳达峰的关键产业。3)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建筑材料工业使用替代燃料具备巨大潜力。4)调节国内外市场供需。进口水泥及水泥熟料将成为国内市场重要的调节因素。

 

基础化工:“碳中和”或将催生新一轮供给侧改革,从能耗控制、新能源材料和可降解三个角度挖掘投资机会。生产层面:“碳中和”将不断压缩高耗能产业供给,产业链中的中小公司或将在成本压力下被迫出清,技术先进且资金实力雄厚的化工企业,有望不断提高市场份额。材料应用层面:可降解塑料、生物质、碳捕捉等材料有望迎来发展机遇期,建议关注相关材料。能源消费层面:清洁能源在总能源消耗中占比有望大幅提升,清洁能源行业将迎来重大发展,建议关注相关新能源设备材料。

 

总结

 

交通、有色、建材、化工正在不断涌现一些新的绿色技术和模式,孕育着重要投资机遇。实现碳中和可以带来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低碳领域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和创业机会,带来经济竞争力提升、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等多重效益。中国实现碳中和可能需要数百万亿级的投资和持续数十年的努力,这也将塑造更高质量的经济和就业、更优美的生态环境以及更先进的科学技术。